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调研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,因此,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需以身作则,以务实之风真下真访、实心实意,从摸清情况、找准问题、提实对策入手,让调研成果“接地气”“冒热气”。
摸清情况要“研”之有据,既观近景又看全貌。“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”调研要有据可循才能理清情况脉络,单一调研不能结成网。必须把情况了解得更具体、透彻,既要在细微之处洞察秋毫,又要从发展全局入手,小到群众的一句“家常话”,大到全域发展“路线图”,真正系统掌握。一方面,要在调研中理清、串联线索依据,党员干部需借鉴“浦江”经验,真正沉下身、沉下心,用“铁脚板”“泥腿子”走到“夹缝中”“拐角点”,从环境基础、风土人情、发展局限等细化的方面摸清摸透。另一方面,要从整体全貌出发,如果只从看现场、听汇报来剖析情况,就会出现“盲人摸象”“一知半解”的情况。看全貌要有所闻、有所思、有所悟,就像农村判断西瓜是否成熟,既要听脆响又要看纹路、摸瓜蒂,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功课做通透了才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。
找准问题要“研”之有理,既循规律又抓根本。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”不同地域同一现象也会因不同缘由导致。找准问题就要分析透彻原理,明确问题存在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症结。问题存在于调研过程中,也在长期存在的“中梗阻”中,要在基层情况的不断变化中摸清规律,党员干部更要在“适者生存”的基础环境中找答案,在群众“衣食住行”的直接需求中看问题,及时解决群众对“长远需求”政策的不解、困惑,搞清楚轻重缓急、先后顺序,在抓大的同时不能一味放小,剖析问题要有十指抓牢“攥指成拳”的恒心,把毛泽东同志讲的“调查就像‘十月怀胎’,解决问题就像‘一朝分娩’”的过程坚持下来,在“抽丝剥茧”中找准问题的主要矛盾,以最需紧急解决的问题作为调研的依据,才能更好地把力量用在刀刃上,更好地解决群众的“揪心事”、对得起群众的“掏心话”。
对策提实要“研”之有物,既看当下又谋长远。“浅水喧闹,深潭无波。”不切实际的对策看似“立意高远”但缺乏对问题的真正解锁,少了“剑指要害”的勇气,多了“半灌水”的浮于表面。对策要“接地气”,需实实在在装满“货”,清楚基层在落实环节缺什么,为什么落实效果不理想,就基层实际条件提要求,不能“大而空”脱离实际谈建设,更不能为了赶进度、追任务缩短周期忽略发展质量。提高调研成果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,整个调研过程就是聚力攻坚的过程,要从长远出发,明确谁来攻坚、如何攻坚、攻坚成果如何保持的问题,注重措施的连贯性和持久性。谋长远不能脱离地区自身条件看问题,要弄清楚群众收入来源稳不稳定,基础设施要素健不健全,打破发展瓶颈还需要哪些环节,少一些“一步登天”的规划,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办法,调研单位更要起好总体牵头作用,把各部门、各个项目聚起来,措施细化到各个流程,避免出现基层干部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真正让上面“千条线”聚力到基层“一根针”上,绣出富丽山水图。来自:共产党员网
版权所有:新澳门原材料1688大全承办:新澳门原材料1688大全
地址: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:475000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12001764号-1
技术支持: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